Fl. Ind. 147. 1768.
多年生半灌木状草本,高0.3-2m,多分枝,小枝和叶柄均密被星状茸毛。托叶条形,长0.6-1cm,疏被星状毛,迟落;叶柄长4-5mm;叶片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,长2-7cm,宽0.5-2.5cm,基部圆钝,边缘具锯齿,先端急尖或渐尖,两面近无毛或沿脉疏被星状茸毛,羽状脉7-8对。花单朵或成对生于叶腋或枝顶;花梗长0.4-1.2cm,被星状疏柔毛,关节在中部;花萼浅杯状,长6-7mm,无毛,裂片5,三角形,略短于萼筒,先端尾状渐尖,边缘疏生短柔毛;花冠黄色,花瓣5,倒卵状长圆形,长6-7mm,有缘毛;雄蕊柱短于花瓣,无毛或疏被短硬毛;花柱分枝6枚,柱头头状。分果近球形,直径4-5mm,有6枚果瓣;果瓣皮革质,表面有网纹,无毛,顶端具2尖喙。种皮光滑。花期:4-12月。果期:4-12月。
产地:西涌(张寿洲等 SCAUF 1075)、七娘山、梧桐山、羊台山(张寿洲等4984)、塘朗山、内伶仃岛(李沛琼 1905)。生于海边草丛、山坡疏林下和旷野,海拔40-400m。
分布:台湾、福建、广东、海南、香港、澳门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、四川和湖北。印度、不丹、尼泊尔、泰国、老挝、柬埔寨和越南。